农业银行300万元贷款 “贷”给梦源巴山好“李”
2023-08-16 21:14:13来源:封面新闻

来源:封面新闻

“最艰难的时候,是农业银行的300万元贷款支持我们走出了困境,这份恩情永远铭记在心!”时下,正是位于四川达州万源市魏家镇魏家坪社区的四川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的“巴山硒李”采收的黄金时节,公司法定代表人、53岁的浙江汉子王米友,一边在硒李产业园里指挥采摘已经成熟的果实,一边接听全国各地客商打来的李果采购电话。

王米友说:“2020年9月,他创建的万源市魏家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因发展口感品质全国排名第三的青脆李种植业遇到了缺资金的困难,在几乎走投无路之际,农业银行万源市支行的领导突然‘空降’到了当地,及时发放了300万元贷款,解决了其公司在巴山硒李产业园内建370亩大棚的急难问题,消除了李子种植产业‘靠天吃饭’的隐忧,使6000余万元的投资有了回报。”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王米友曾经在浙江、上海、北京、河南等地创办企业和经商,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2006年,跟随一个朋友来到四川万源市魏家镇农村过春节,见当地村民生活非常艰苦,便退出当时在河南的产业,带着1000万元资金,只身来到深度贫困的万源市魏家坪村,发展现代农业,以期实现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梦想。

创业之初,因经验不足,所选择的肉牛养殖项目失败,2013年在进行农业项目重新调研和考察后,他选择了发展“巴山硒李产业”这一新项目。

他返回到浙江,动员多方力量,筹集到了流转的4000亩土地发展硒李种植所需的6000万元资金,在魏家坪社区,发起成立了万源市魏家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并独资设立了四川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然而,天不遂人意。2016年至2020年,万源市魏家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动员7个村、1个社区共有2000多户农民参与,艰辛发展起来的6600亩硒李,在进入果熟的夏季,却连续5年遭遇持续强降雨,导致大面积裂果,失去了商品价值,累计损失高达3000多万元。

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2020年下半年,王米友决定在硒李产业园区内建立370亩大棚,以确保整个硒李产业的最低收入。经测算,建立370亩硒李大棚需要耗资近1000万元,多方筹集后,还差300万元缺口。他回忆说,从2006年开始,在没有一分钱回报的情况下,自己连续14年注入,那时已经再无能力筹到大额资金了。

正当他为了筹资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之际,农业银行万源支行组建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来到了魏家镇,并给他的公司带去了配套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那真是喜出望外!”王米友回忆说,在全面调查了解后,农业银行协调农业担保公司,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调查、授信、审查、审批和放贷等所有流程,很快300万元资金就到了账。接受采访时,他指着挂满果实的一片大棚硒李,满脸挂笑地说:“这370亩大棚硒李,成了整个产业园收益的最大保障。”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在农业银行贷款的持续支持下,因建立起了大棚,有效解决了雨季导致的裂果问题,确保了当地整个硒李产业的盈利。2023年,四川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所产出的高品质硒李达到了76万斤,销售收入7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硒李产业进入稳定回报期,不仅王米友乐了,该产业带动起来的农户们也乐了。硒李产业发展稳定了,四川梦源巴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果酒生产项目也顺利投产,并启动了农旅项目,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王米友满怀信心地说:“在农业银行的持续支持下,通过‘硒李产业+文化农旅’的模式,将逐步让魏家坪社区不仅有‘李’,更要有‘礼’。”(郑年孝、潘兵)

标签:

最后一页
年轻人热衷于网络“情绪买卖”,能否缓解精神内耗?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